菜根谭
明代洪应明所编,篇幅短小,以言为文,致意而止,不做赘言。然言近旨深,意境悠远,精辟入里,发人心聩,令读者醍醐灌顶,回味不绝!

一、雅句妙词

美文

  • 岁月本长,而忙着自促;天地本宽,而卑者自隘;风花雪月本闲,而老攘者自冗。
  • 会心处不必在远,翳然林木,便自有濠濮间想也;觉鸟兽禽鱼,自来亲人。
  • 松涧边,携杖独行,立处云生破衲;竹窗下枕书高卧,觉时月侵寒战毡。
  • 隐逸林中无荣辱,道义路上无炎凉。
  • 嗜寂者,观白云幽石而通玄;趋荣者,见清歌妙舞而忘倦。惟自得之士,无喧寂,无荣枯,无往非自适之天。
  • 孤云出岫,去留一无所系;朗境悬空,静噪两不相干。
  • 宠辱不惊,闲看庭前花开花落;去留无意,漫随天外云卷云舒。
  • 芦花被下,卧雪眠云,保全得一窝夜气;竹叶杯中,吟风弄月,躲离了万丈红尘。
  • 竹篱下忽闻犬吠鸡鸣,恍似云中世界;芸窗中雅听蝉吟鸦噪,方知静里乾坤。
  •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,而尘心渐息;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,而俗气潜消。
  • 昔日所云我,而今却是伊,不知今日我,又属后来谁?——不可执着于我
  • 帘栊高敞,看青山绿水吞吐云烟,识乾坤之自在;竹树扶疏,任乳燕鸣鸠送迎时序,知物我之两忘。
  • 竹影扫阶尘不动,月轮穿沼水无痕。
  • 水流任急境常静,花落虽频意自闲。
  • 狐眠败砌,兔走荒台,尽是当年歌舞之地;露冷黄花,烟迷衰草,悉属旧时争战之场。盛衰何常,强弱安在,念此,令人心灰。
  • 试思未生之前有何象貌,又四既死之后作何景色,则万念灰冷,一性寂然;自可超物外,游象先。
  • 登高使人心旷,临流使人意远;读书于雨雪之夜,使人神清;舒啸于丘阜之巅,使人兴迈。
  • 人心多从动处失真。若一念不生,澄然静坐,云兴而悠然共逝,雨滴而泠然俱清,鸟啼而欣然有会,花落而潇然自得。何地非真境,何物无真机?
  • 欲识永明旨,门前一湖水;日照光明至,风来波浪兴。——适万物之性
  • 此心常看得圆满,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;此心常放得宽平,天下自无险侧之人情。
  • 天地有万古,此身不再得;人生只百年,此日最易过。幸生其间者,不可不知有生之乐,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。
  • 山之高峻处无木,而溪谷回环则草木丛深;水之湍急处无鱼,而源潭停蓄则鱼鳖聚集。

好词

  • 钓者有杀意,弈人有争心
  • 盆池足烟霞,蓬屋得风月
  • 山河大地属微尘,血肉身躯归泡影
  • 石火光中争长短,蜗牛角上较雌雄
  • 延促由一念,宽窄系寸心
  • 虽味如嚼蜡,而甘之如饴
  • 如汤沃雪
  • 素琴横月,短笛吟风
  • 草之静秀者为英,兽之拔群者为雄!
  • 为鼠常留饭,怜蛾不点灯
  • 肩鸿任钜

对仗

  • 静夜钟声,澄潭月影
  • 秋空霁海,石室丹丘
  • 漏尽烛残,香销茗冷
  • 岩栖穴处,枕流漱湍
  • 焚香,煮茗
  • 栖恬守逸
  • 羝羊触籓,骑虎难下
  • 蔬粝,藜羹
  • 托身,寄骸

二、生言僻字

  • 僭(jian4):越
  • 罣(gua4):挂
  • 愆(qian1):忧
  • 剀(kai3):符合事实
  • 憧憧(chong1):来往不定

三、故典旧闻

  • 丹丘:海外神仙地
  • 北邙:指墓地
  • 终南捷径
  • 竿牍:书信

四、慨而叹之

一叹

  • 外物扰扰,俗事纷纷,以我心静之,转之,至于物我合一,而后物我两忘;返璞归真,最后见真我真物。
  • 筵席必散,但尽欢娱,后事难料,行乐当下耳。
  • 做事当适可而止,为欢则意尽乃息,身后之时,一切寂然,何不超脱!
  • 人生之意义:留的身后名;
  • 人生不朽之法:立德,立功,立言;
  • 不限于私我,不囿于形骸,我即万物,万物即我,我同微尘,微尘同我!
    吾身之渺,宇宙之大,如何争?
    吾即宇宙,本是一体,有何争?

再叹

观古人之文字,出其口,入吾目,而其音已绝,其身已灭,吾耳不可得而闻之,吾口不可得而语之。
当彼之时,言及此死生之谈,或青春正盛,或老之将至,尚有耳闻目睹,心思神驰,虽知人生尚有余日,而其心不亦感慨悲凉乎!一旦灯枯盖棺,神形俱没,口不能言,心不能思,六根皆去!百年之后,身同尘土,不知有今,以其身验其所谈!吾侪受其教,感慨系之,随之忧兴,言此之语。而不俟百年,灰飞不见来者,亦以吾身验之,不知有人观我之文否,观者同我一叹否?思此一切淡然矣!
故知,人之在世,当此之时,为欢以富此生不虚之行;当往之日,能留得身后之名,则不朽矣!

三叹

物之动,我且心神不定,则失自我,形为物役;
物之动,我自岿然不动,而得自我,寂然心灭;
物之动,我且顺其所适,物我合一,两得其动;

静以修心,适自然之境,闲以养身,却俗务之扰。道家为主,辅以儒释。
道家之机要,顺其自然,日损其欲,物我合一,心性同物性!心随外物转,适物之性,适人之性,尽畅天性,当哭则哭,当笑则笑,则身心自不为物累。过而不着,潭清竹寂,何其悠哉,鱼跃鸢飞,何其乐哉!——为自然人
释氏之法门,静心内圣,以心性役物性,而非以物性驱心性,物为何性,皆是虚幻,由心取之。心静则物空,无以为悲,无以为喜;心迷则意乱,事事牵绊,处处乖阻。事有违拗,情有忧欢,超然物外,淡然视之,坦然处之。——不为凡人
儒家之根本,为人处世,居安思危,未雨绸缪,淡泊名利,中庸之道,适可而止,盈则不保!——为社会人

以道立世——顺势而为;
以释破世——事不可为;
以儒涉世——尽力而为;